本團隊除開創性地發展了多項新術式,已發表十ㄧ篇相關論文於國內外著名之 SCI 期刊,其中兩篇刊登在心血管領域影響因子最高的期刊 歐洲心臟雜誌 (European Heart Journal),一篇刊登在心臟外科領域影響因子最高的期刊胸心血管外科雜誌 (The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提供國內數量質量皆具代表性之資料,對於推動經導管主動脈瓣膜植入術的研究發展具有相當貢獻。
以往自行擴張型(self-expandable)瓣膜支架建議植入深度為主動脈瓣膜下方4-6mm,但主動脈瓣膜下方即是心臟的傳導系統,因此有 25% 的病患在接受經導管主動脈瓣膜植入術後,心跳過慢,必須置放永久性心律調節器。但置放永久性心律調節器不僅會增長病患住院時間,在手術當時及術後可能發生併發症,另外又增加了病患心臟衰竭及反覆住院的機會。而瓣膜植入深度過淺,則會增加植入瓣膜周圍中度以上滲漏的發生率,導致心臟衰竭,甚而瓣膜支架可能移位掉落(embolization)到主動脈或左心室需要轉換成外科開心手術。臺北榮總「導管瓣膜」採用瓣膜高位植入法 (high implantation strategy)為全球之先驅。我們根據心室膜性中隔長度 (membraneous septum)量身打造瓣膜植入深度,因此大幅減少術後心臟傳導障礙的發生及永久性心律調整器的植入率,此研究成果獲得心臟外科領域影響因子最高的期刊胸心血管外科雜誌 (The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刊登。